近年來,市政府婦兒工委以滿足兒童需求為導向,以優化兒童成長環境為重點,以“兒童之家”為平臺,提升服務、打造特色,積極探索有效解決基層兒童安全看護、親情補償等問題的新方法,創新開展“兒童之家”建設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F將我市關于“兒童之家”建設的專題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根據《衡陽市兒童發展規劃(2016-2020年)》(衡政發〔2016〕14號),至2020年,全市90%以上城鄉社區必須建設1所具備基礎設施和基本服務功能的兒童之家,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戲、娛樂、教育、衛生、社會心理支持和轉介等服務。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市“兒童之家”的運行質量和服務品質,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由各級政府婦兒工委辦牽頭,婦聯,民政和團委等婦兒工委成員單位具體抓落實,做到統籌協調推進,開展示范“兒童之家”建設引領作用,為全市兒童提供良好的活動場所及發展陣地。根據省政府婦兒工委對“兒童之家”建設的要求,力爭2018年底示范縣市區、重點支持縣市區覆蓋率提高到60%,全省平均達到45%。截至目前,我市12個縣(市)區共有2761個社區(村),已建有“兒童之家”1390個,建有率50.34%。但存在“兒童之家”建設不均衡、不全面等問題,“兒童之家”建有率達到45%以上的只有四個單位,分別是衡陽縣100%、耒陽市84.8%、衡南縣80.27%和石鼓區69.57%。還有5個縣市區“兒童之家”建有率不到10%,從建設好的“兒童之家”來看,絕大多數是“婦女之家”和“兒童之家”整合掛牌的“婦女兒童之家”,存在管理人員欠缺,開展活動不經常,內容也不豐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注重資源整合,強化組織保障。我市兒童之家建設,整合社區(村)婦聯的婦女之家,民政部門的留守兒童之家,團委的青年之家以及農家書屋等建設項目,提高“兒童之家”建設水平。充分調動市縣兩級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參與“兒童之家”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設施投入。比如衡東縣教育局、縣婦聯和縣團委共同出資200余萬元在轄區內的小學建有37個兒童之家,每天為寄宿和留守兒童提供了學習,生活和娛樂的場所,也通過這個家園讓兒童與遠方父母在網絡上進行親情溝通。 (二)提高建設標準,拓展服務領域。一是在提升功能室的吸引力上下功夫,設置了創意小作坊、圖書室、悄悄話小屋、兒童游戲室等,使“兒童家園”能夠充分發揮娛樂、教育、安全看護等功能。二是在組織管理上下功夫,使“兒童之家”充分發揮作用、兒童活動實現常態化。三是隊伍建設上下功夫,規范管理制度。比如衡陽縣峴山鄉峴山村,利用本村的經濟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宣傳鄉村文化等方式,提高兒童之家建設功能,為兒童提供游戲、娛樂、教育、心理輔導等。 (三)精心策劃設計,創新工作載體。一是建設模式新。充分利用婦字號團體優勢,整合資金、物質、人才等資源,開展普惠型建設,減輕了財政負擔,增強了工作成效。如利用婦聯建成的“婦女之家”和公益性項目“知心屋”,配備了游戲室、心理咨詢室、學習輔導室、親情聊天室、心靈書屋等多個兒童功能室,并配備了專職教師負責“知心屋”的運行和管理工作。 婦女兒童家園中的“親情視頻屋”讓留守兒童通過網絡與在外務工親人“見面團聚”。二是活動方式新。我市兒童之家工作的開展著眼于基層兒童的實際需要,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為“兒童之家”留守兒童提供困難救助、心理咨詢、作業指導等服務。同時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精準扶貧.溫暖牽手”等主題活動,組織機關單位、女企業家、愛心志愿者,服務兒童,讓兒童切實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曖,提升了“兒童之家”的社會認可度。 三、“兒童之家”建設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一)面大量廣,難以覆蓋。我市轄區內現有2761個村(社區),按照兒童發展規劃,到“2020年,90%以上的城鄉社區建設1所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戲、娛樂、教育、衛生、社會心理支持和轉介等服務的兒童之家”的目標要求,我市至少還需建設“兒童之家”1095個。按有活動場所及設施、有牌匾、有專兼職管理人員、有常態化兒童活動、有常效管理機制、有檔案材料的“六有”建設標準,到2020年前完成“兒童之家”建設任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調研發現,我市“兒童之家”負責人大多身兼數職,精力有限,較大地影響了兒童之家活動的開展,也影響了這個平臺作用的發揮。建議擴大基層兒童工作者隊伍,培養專職人員,做大做好兒童服務工作,更好的搭建兒童之家這一平臺。 (二)經費緊缺,保障不夠。兒童工作越到基層任務越繁重,要切實解決兒童之家建設,需要更多的經費支持。日?;顒咏涃M、設施維護費、管理人員經費等支出基本為零。因經費投入不足,難以保證兒童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日常工作開展過程中,經常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存在經費緊張致使工作開展力度不夠大,覆蓋面不夠廣等問題。 (三)管理粗放,服務單一。目前,“兒童之家”兼職管理員基本靠愛心與責任心開展一些粗放式的管理工作?!皟和摇钡姆展δ芑咎幱诮M織文體娛樂活動、留守兒童通過網絡與在外務工親人視頻聊天和提供臨時托管場所等初級階段。受兼職管理員的綜合能力、精力等因素影響,大部分的“兒童之家”的文體娛樂活動組織程度不高,只是提供一個游戲娛樂及臨時托管場所,離兒童規劃提出的“提供游戲、娛樂、教育、衛生、社會心理支持和轉介等服務”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仍有待探索建立起真正發揮作用的長效機制。 (四)活動不多,影響不夠。雖然基層兒童充分利用兒童之家這一平臺,能積極開展活動,但是很多活動的開展影響范圍及覆蓋面不廣,所幫扶的兒童數量不夠理想,有些兒童之家還停留在掛塊牌,沒有開展實質性的活動,今后將在活動的開展上加大投入,力爭實效。 四、下一步工作設想 根據我市“兒童之家”建設目前的現狀,市政府婦兒工委擬將以打造“婦女兒童家園”作為今后工作的設想。我們將依托城鄉社區資源建立,以保護婦女、兒童權利和促進婦女兒童發展為宗旨,向兒童提供游戲活動指導、臨時照料、課后托管,健康教育、生活技能和品德行為指導,形成社會支持、家庭教育指導、兒童保護等服務的社區綜合服務體系。 (一)強化監督機制,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加強對基層兒童之家建設的協助和監督工作,一方面要積極整合外部資源和力量,大力爭取政府的、企業的、社會熱心人士等社會各方的支持,充分利用社區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資源,盤活和利用好基層閑置資產,普惠城鄉兒童;另一方面要加強政府婦兒工委成員單位之間的資源整合,將基層婦聯的婦女之家和民政的留守兒童之家以及團委的青年之家等方面整合起來,共同打造出“婦女兒童家園”,成為喊得響、做得實、見成效的婦女兒童工作品牌。在組織管理上實現“四有”,即有穩定的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由熱心公益、德才兼備的退休教師、退休干部,或由基層干部、聯系掛點村干部和志愿者擔任,負責日常管理工作;有穩定的志愿幫扶隊伍。開展形式多樣的常態化結對幫扶活動;有監督管理團隊。村(社區)要成立管理組織,及時協調處理“兒童之家”管理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監督“兒童之家”的運行;有科學規范的工作制度。確保工作運行規范。 (二) 強化標準樹立,嚴格目標考核制度。各縣市區政府婦兒工委應嚴格按照創建標準及要求,繼續加強兒童之家陣地建設,認真制定“兒童之家”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完成目標,按要求組織推進兒童工作有序開展。建立鄉鎮黨委、政府主導,鄉鎮婦聯、民政、轄區學校、基層派出所、農村“兩委”干部聯動工作機制,同時建立部門掛點聯系工作機制,市、縣兩級共353個婦兒工委成員單位參與援建“兒童之家”,建議將“婦女兒童之家”建設經費納入市、縣兩級年度財政預算。 (三)堅持一盤棋,力求全覆蓋。整合資金,確立工作目標,力爭2020年前全覆蓋,把“兒童之家”的建設,列入各級政府的實事民生工作,確保人員、資金支持。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民間專業組織運作相結合的模式,引進專業隊伍,精心挑選合作企業、社會組織,實現管理人才的專業化,進一步提升“兒童之家”公共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質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每所“兒童之家”設立1-2名兒童工作公益崗位,由社區聘請熟悉并熱心兒童工作的社會工作者負責“兒童之家”的管理和運行。 按照建制村兒童居住相對集中,兒童活動按就近、就便、環境安全、管理方便的原則,靈活選擇“兒童之家”建設地點。選址前充分征求村委會、兒童家長、學校老師的意見和建議。 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將“兒童之家”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形成多方合力,可采取財政支持一點,部門項目資金扶持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等辦法,解決“兒童之家”建設項目資金緊缺的問題。
|